EGFR四代靶向药项目上新!不要求测继发靶点!

吉非替尼(gefitinib)是最早出现的EGFR-TKI药物,虽然它研发之初是针对EGFR高表达的肺癌患者,但吉非替尼的相关临床试验和具体应用中却未发现它的疗效与EGFR高表达有相关性。2004年科学家发现,当EGFR-TKI结构域的基因片段上有19号外显子和L858R突变时,使用EGFR靶向药物对肿瘤细胞有很高的杀伤效率,并且发现了这2类突变可导致TKI结构激活,即这2类突变是肺腺癌患者肿瘤发生进展的驱动因素。当靶向药物结合EGFR结构域后,通过抑制酪氨酸激酶活化,从而起到抗肿瘤的作用。紧接着科学家在2005年发现肺腺癌患者T790M突变的出现可以导致原本疾病有所缓解的患者出现新的进展,因为T790M突变会形成空间位阻,阻碍药物与EGFR受体的结合,使肿瘤细胞得以继续生长。并且上市较早的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埃克替尼这些靶向药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T790M耐药,我们将其统称为第一代EGFR-TKI。


后续研发上市的阿法替尼、达克替尼作为第二代TKI,策略是将小分子药物共价结合在EGFR、Her2的EGFR结构域,增强靶点抑制能力,但是仍然不能克服T790M导致的耐药。奥希替尼和阿美替尼能够克服T790M耐药,我们称之为第三代TKI药物。
虽然第三代靶向药上市不算太久,但是从目前的临床治疗情况来看,相当一部分患者也已对第三代EGFR靶向药产生先后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情况,因此研发人员也在不断优化靶向药物的分子结构和药理机制,尽快为患者提供第四代EGFR靶向药的治疗选择。今天小编整理了医脉通承接的第四代靶向药的临床研究项目合集,三代靶向药发生耐药的肺腺癌患者可以扫文末二维码联系我们报名参加项目。

免费用药(一)


评价HSK40118片在EGFR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以及药代/药效动力学的I期临床研究

药物名称:HSK40118片

药物介绍:HSK40118HSK40118是一款EGFR-PROTAC小分子抗肿瘤药物,在体外具有良好的突变型EGFR蛋白的抑制以及降解活性,且对野生型EGFR显示优异选择性,对EGFR L858R-T790M双突变、ex19del(或L858R)-T790M-C797S三突变体内移植瘤的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提示HSK40118对三代EGFR TKI诱导的获得性耐药突变患者将产生显著疗效,有望延缓甚至克服由于长期使用EGFR-TKI导致的EGFR耐药突变问题。

用药方案:试验组:HSK40118片;对照组:无

基本入选条件:

1.年龄≥18岁,ECOG评分0-1分;
2.携带EGFR突变且接受过三代EGFR-TKI后进展并出现C979S发耐药突变、不可手术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
3.必须有符合实体瘤反应标准(RECIST v1.1)的可评估的病灶;
4.同意提供肿瘤组织切片或血液样本;
5.有良好的器官功能,无合并严重疾病及感染。
研究所在地区:全国多中心


免费用药(二)


一项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失败的转移性或局部晚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EGFRm)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比较Patritumab Deruxtecan与含铂化疗的随机、开放性、 3期研究 

药物名称:U3-1402(Patritumab Deruxtecan)

药物介绍:U3-1402是一种靶向HER3的ADC药物,已经获得了FDA授予的突破性疗法称号,研究表明,U3-1402在EGFR抑制剂耐药的NSCLC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活性,其可靶向递送细胞毒制剂至癌细胞内,与通常的化疗相比,还可减少细胞毒制剂的全身暴露。

用药方案:试验组:U3-1402;对照组:培美曲塞+卡铂/顺铂

基本入选条件:

1.年龄≥18岁,ECOG评分0-1分;
2.有组织学或细胞学记录的无法进行根治性手术或放疗的转移性或局部晚期非鳞状NSCLC;
3.已知EGFR突变且EGFR TKI治疗进展后有T790M突变;
4.根据RECIST v1.1至少有一个可测量病灶;
5.愿意提供足够数量和质量的肿瘤组织;
6.有良好的器官功能,无合并严重疾病及感染。
研究所在地区:全国多中心


免费用药(三)


评价伯瑞替尼联合PLB1004治疗EGFR-TKI治疗失败后继发c-MET扩增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药代动力学特征的开放、多中心的Ib期临床研究

药物名称:PLB1004(安达替尼)、伯瑞替尼(Vebreltinib)

药物介绍:

PLB1004属于第三代EGFR抑制剂,其靶向EGFR 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的临床一期中期结果显示,其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此外,该分子还可有效地靶向作用于ExDel19、L858R和T790M等经典的EGFR突变,与野生型EGFR相比,具有较高的选择性。


伯瑞替尼是一种高选择性MET抑制剂,在治疗c-Met异常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I期临床试验中,伯瑞替尼总体耐受性良好,未出现剂量限制性毒性,在36例可评估疗效的患者中,伯瑞替尼的客观缓解率达到30.6%,整体疾病控制率为94.4%。

用药方案:试验组:PLB1004+伯瑞替尼;对照组:无

基本入选条件:

1.年龄≥18岁,ECOG评分0-1分;
2.经临床诊断为不能手术治疗且不能接受根治性同步放化疗的局部晚期(ⅢB/ⅢC期)、转移性或复发性(IV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3.伴有已知与EGFR-TKI敏感性相关的EGFR突变(包括外显子19缺失和外显子21 L858R突变);
4.经EGFR-TKI治疗疾病进展后证实c-MET继发扩增;
5.根据RECIST 1.1标准评估至少存在1处可测量的病灶(之前接受过放疗的病灶不可以视为靶病灶,除非放疗后病灶发生明确进展);
6.良好的器官功能,无严重合并疾病及病毒感染。
研究所在地区:上海、北京、四川、河南、湖南、广东、山西、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