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生活质量如何保障?聚焦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及干细胞治疗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提高生活质量成为挑战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一种治疗血液系统疾病的重要方法,它将供者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到患者体内,以实现造血和免疫功能的重建。随着移植技术的进步,allo-HSCT患者的生存率有了显著提高,长期无病生存率可达60%以上。

尽管生存率提高,allo-HSCT患者的生活质量可能明显低于基线水平。allo-HSCT后,患者容易发生感染、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营养不良等一系列并发症,这些并发症正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原因。

其中,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对移植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尤为显著。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或成关键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hronic graft-versus-host disease, c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受者在重建供者免疫的过程中,来源于供者的淋巴细胞攻击受者脏器产生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它是移植后主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30%~70%。

cGVHD的发生机制复杂,个体差异大,病程迁延持久,且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的症状多样,可涉及多个器官系统:



图自: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1年版)

这些症状的严重程度可以从轻微到严重不等,且每个患者的表现可能不同。随着国内外移植例数的增加,cGVHD患者越来越多,如何规范化管理和诊治cGVHD成为重要问题。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cGVHD,再次被写入新版专家共识

➤ 一线治疗:2024版共识继续坚持糖皮质激素一线治疗地位;同时,推荐探索“糖皮质激素+X”一线治疗新模式,以提高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降低糖皮质激素停药后复发的可能性。

➤二线治疗:2024版共识推荐芦可替尼、贝舒地尔等为二线治疗药物,同时,强调小剂量甲氨蝶呤(MTX)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相关方案,芦可替尼在cGVHD二线治疗药物中占据重要地位。

然而,cGVHD患者二线治疗有效率低、复发率高,探索新的治疗方法依旧任重而道远。


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多项分化潜能的多能干细胞,主要来源于脐带、胎盘、牙髓、脂肪、骨髓等组织中,具有低免疫原性、多项分化潜能、造血支持和独特的免疫调节等特点。


据《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1年版)》,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难治性cGVHD的推荐剂量为1×10^6/kg每2周1次,共2~4次,缓解率达57.1%~73.7%,口腔黏膜、胃肠道、肝脏和皮肤病变疗效最佳。
还有研究报道,MSC治疗严重难治性cGVHD的患者中,6例患者症状及生活质量得到了持续性改善。


张曦教授团队牵头的II期随机临床试验探索了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早期反复输注间充质干细胞能否降低严重cGVHD的发生率,结果显示,这种输注方法降低了重度cGVHD的发生率,还可与其他预防方案联合进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近日,间充质干细胞再次被写入新版《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为其正式迈入临床又添坚实一步。



*目前,有关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研究项目正在开展,我们诚邀您参加,研究项目相关的检查和用药免费,并且在公立三甲医院接受治疗和随诊,有需要的患者可以点击下方链接,联系我们报名。


免费用药

一项评估人原始间充质干细胞(普迈托赛注射液)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一线治疗无效的激耐药的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患者的的临床研究

研究方案:

试验组:人原始间充质干细胞+糖皮质激素±环孢菌素/他克莫司
对照组:BAT药物+糖皮质激素±环孢菌素/他克莫司

药物介绍:普迈托赛注射液,是一种由人原始间充质干细胞(MSCs)制成的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

基本入选条件:

1. 年龄≥12岁且≤60岁,KPS评分≥40分;
2. 血液肿瘤患者接受骨髓、外周血干细胞或脐带血,从任何供者来源(匹配的非血缘供者、兄弟姐妹、半血缘相同)进行异基因干细胞移植(alloSCT)后,根据 NIH2014 标准,诊断为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cGVHD);
3. 目前或既往接受至少一线含激素的系统治疗后,患者当前存在中度或重度 cGvHD,且需启动二线治疗或继续二线治疗;
4.排除:在过去的 2 年内被诊断为其他非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实体肿瘤患者、血液肿瘤复发、骨髓纤维化患者。

研究所在地区:河南 山东 浙江 湖北 天津 安徽 ,共计6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