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治疗或迎来抗炎新突破!!这个药物可免费获取!


COPD在中国的流行病学现状


在中国,COPD已成为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根据一项全国性调查,2014-2015年期间,中国40岁以上人群中COPD的标准化患病率为13.6%,男性患病率(19.0%)显著高于女性(8.1%),主要原因是男性吸烟率较高。

此外,COPD的患病率在不同地区存在差异,西南地区最高(20.2%),中部地区最低(10.2%)。预计到2030年,中国COPD的患病人数将达到1.133亿。

诊疗缺口:仅不足10%的患者接受过肺功能检查,多数确诊时已进展至中晚期。

COPD的发生发展

COPD的发生和发展与多种因素相关,主要包括:

吸烟:吸烟是COPD的主要危险因素,长期吸烟会导致气道炎症和肺组织损伤。

空气污染:长期暴露于空气污染物(如PM2.5)会加重气道炎症,促进COPD的发生和发展。

职业暴露:长期接触粉尘和化学物质也会增加COPD的风险。

遗传因素: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等遗传因素在某些人群中也与COPD的发生有关。

COPD的病情通常呈进行性加重,患者在疾病早期可能仅有轻度症状,但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反复急性加重,甚至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

COPD的治疗目标是缓解症状、减少急性加重的频率和严重程度、改善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

药物治疗:

支气管扩张剂:包括短效β₂受体激动剂(SABA)、长效β₂受体激动剂(LABA)、短效抗胆碱能药物(SAMA)和长效抗胆碱能药物(LAMA),是COPD治疗的基石。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常与LABA联合用于中重度COPD患者,可减少急性加重。

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PDE-4抑制剂):如罗氟司特,适用于有持续急性加重的患者。

非药物治疗:

戒烟:是预防和治疗COPD的关键措施。

氧疗:适用于静息状态下低氧血症的患者。

肺康复:包括呼吸训练、运动锻炼和营养支持,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疫苗接种:如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可减少感染风险。

现有COPD治疗面临局限,新靶点药物亟待开发

现有COPD治疗方案在缓解症状、减少急性加重和改善生活质量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局限性,如药物治疗的个体化不足、非药物治疗效果有限、治疗效果不完全等,仍有部分患者容易面临难以预防急性加重、局部免疫功能低下、未来感染风险增加等问题,甚至在接受三联疗法后仍会出现中度或重度急性加重的情况。

目前,一些新的治疗方案逐渐露出成效,比如针对特定炎症通路的单克隆抗体(如针对ST2、TSLP的药物)正在研发中。

ST2和TSLP靶点在COPD的炎症反应、气道重塑和疾病进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靶向IL-33/ST2和TSLP的治疗策略有望为COPD患者提供更精准的治疗选择,改善肺功能、降低疾病加重的风险。

*目前,有关治疗中重度慢阻肺研究项目正在开展,我们诚邀您参加,研究项目相关的检查和用药免费并有相关补贴,患者全程在公立三甲医院接受治疗和随诊,有需要的患者可以点击下方链接,联系我们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