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GFR(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信号异常在多种肿瘤中被发现,并且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FGFR信号的异常参与了肿瘤发生的多项进程,包括细胞存活、增殖、炎性反应、迁移、血管生成、上皮间质转化及耐药。FGFR是治疗肿瘤有应用前景的靶点,越来越多的FGFR抑制剂进入临床前研究及临床研究阶段,部分FGFR抑制剂已被批准应用于临床。

配图来自:摄图网
FGFR信号通路在生理状态下被严格控制,而FGFR信号失调则可能导致癌症的发生发展、增殖、存活及转移。这些异常在横纹肌肉瘤、恶性肺腺癌、恶性胶质瘤、食管鳞状细胞癌、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乳腺癌、星形胶质细胞瘤、前列腺癌、肝癌、卵巢癌、胃癌、胰腺癌、结肠癌等多种肿瘤中均有发现。FGFR抑制剂为这些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然而,耐药性和全身毒性等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以优化治疗策略。FGFR阳性胃癌 这些策略带来希望
在一项研究中,发现一线晚期非HER2阳性胃癌/胃食管交界处腺癌中FGFR2b阳性的患者约占30%。针对FGFR突变的胃癌患者,目前有几种治疗策略:
F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这类药物可以特异性地抑制FGFR的活性,从而阻断肿瘤生长和增殖的信号通路。例如,Infigratinib(英菲格拉替尼)是一种F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已经在治疗FGFR2基因扩增的胃癌中显示出临床疗效。
Bemarituzumab:Bemarituzumab是一种针对FGFR2b受体的特异性IgG1抗体,能够选择性地与FGFR2b结合,抑制配体结合,并介导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在FIGHT研究中,Bemarituzumab联合mFOLFOX6化疗用于一线治疗FGFR2b阳性的晚期胃或胃食管交界处腺癌,与安慰剂相比,显著改善了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和总缓解率。
靶向治疗联合化疗:在某些情况下,FGFR抑制剂可以与化疗联合使用,以提高治疗效果。如Bemarituzumab与mFOLFOX6的联合使用,已经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对FGFR2b阳性胃癌患者的疗效。
临床试验:对于FGFR突变的胃癌患者,参与临床试验可能是获取最新治疗方法的途径。临床试验可能提供新的药物组合或治疗方法,为患者带来潜在的治疗益处。
新型泛FGFR抑制剂,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
一项针对晚期胃癌/胃食管结合部腺癌的临床研究正在进行,研究用药为SCO011联合阿帕替尼。阿帕替尼是一种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主要作用机制是高选择性地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的活性,阻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其受体结合后的信号转导通路,从而强效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发挥抗肿瘤作用。在胃癌治疗领域,阿帕替尼已被证实有效并且安全。根据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胃癌诊疗指南,阿帕替尼被列为胃癌三线治疗的一级推荐。2014年10月,阿帕替尼经国家食品药品管理监督总局(CFDA)批准作为国家1.1类新药上市,用于晚期胃癌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三线及三线以上治疗。此外,有研究显示,阿帕替尼联合其他治疗方案,如联合卡瑞利珠单抗,可应用于晚期胃癌的三线治疗,展现出良好的疗效和较低的副作用。在真实世界的研究中,阿帕替尼单药或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安全性也得到了验证。SCO011是一款泛FGFR抑制剂,对F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以及FGFR1至FGFR4都有靶向作用。这意味着它可能对与FGF相关或由FGFR突变驱动的多种类型的实体瘤患者具有潜在的治疗价值。
将SCO011与阿帕替尼联合使用可能是为了探索针对FGFR和VEGFR双重抑制的协同效应,以增强对肿瘤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我们诚邀您参加,研究项目相关的检查和用药免费,并且在公立三甲医院接受治疗和随诊,有需要的患者可以联系我们报名。
研究用药:SCO011+阿帕替尼
药物介绍:SCO011是一款泛FGFR抑制剂,阿帕替尼是一种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主要作用机制是高选择性地抑制VEGFR2的活性。
基本入选条件:
1.年龄≥18岁,≤75岁,ECOG评分0-1分;2.经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的HER2阴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胃癌或胃食管交界处腺癌伴FGFR2过表达或FGFR2扩增,且既往二线及以上治疗失败。研究所在地区:上海、哈尔滨、济南、福州、淄博、济南 、南阳、兰州、杭州、福州、徐州、常州等,全国共计12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