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颈鳞癌治疗新希望!有效抑制实体瘤增长......

头颈部恶性肿瘤已成为第六大高发癌症,在我国男性中的发生率为第6位,死亡率为第7位,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鳞癌。它主要包括发生在唇、口腔、咽、喉和鼻窦中的肿瘤,也涉及隐匿性原发癌、唾液腺癌和黏膜黑色素瘤。

对于头颈部肿瘤,传统治疗方式主要依靠根治性手术和放化疗,但仍较易复发和转移,且放化疗毒副作用较大,有的还会导致容貌毁损、沟通不畅及吞咽障碍等问题。随着免疫治疗、分子靶向治疗等研究成果不断向临床转化,头颈癌的治疗已逐渐进入个体化精准治疗以及包括手术、 放化疗、 生物免疫和分子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策略的时代。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迅速发展,得国际多个指南推荐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抗PD-1单抗在晚期头颈部鳞癌的治疗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得到了国际上多个指南的推荐。帕博利珠单抗单药或者联合化疗分别在PD-L1表达阳性或未经选择的人群中在总生存期方面优于EXTREME方案,并于2019年6月被美国FDA批准用于一线复发转移性头颈部鳞癌。又于2020年12月在国内获批帕博利珠单抗单药的适应症 。

源自:《2023CSCO头颈部肿瘤诊疗指南》

虽然目前有手术、放疗、化疗、靶向和免疫治疗等手段的综合治疗方式,但晚期患者5年总生存率仅为20%~35%。因此如何改善头颈部肿瘤的诊疗综合治疗的模式提高生存率及生存质量据患者个体差异实现精准治疗是国内外学者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

新型抗肿瘤基因治疗药物带来新希望!

肿瘤生长需要依赖血管形成,当肿瘤直径超过1-2mm直接由微环境提供的营养已不能满足其生长需要,此时肿瘤的生长依赖于新生血管运送营养物质。血管生成不仅在肿瘤的生长过程中必需,而且在肿瘤的侵袭和转移阶段也发挥作用。

因此, 抗血管形成也成为了抗肿瘤的关键。

以下试验用药为重组人内皮抑素腺病毒注射液,以重组腺病毒为载体,携带重组构建的人内皮抑素基因,在转染肿瘤细胞后表达大量的人内皮抑素,特异性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及肿瘤血管生成,阻断肿瘤组织血液供应,从而抑制肿瘤生长、诱导肿瘤细胞凋从前期研究数据表明,该药物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同时也显示出一定的临床疗效,值得在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加以证实。

下方试验项目,我们诚邀您参加,研究项目相关的检查和用药免费,并且在公立三甲医院接受治疗和随诊,有需要的患者可以点击下方报名链接联系我们报名。

免费用药

一项评价 E10A 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治疗转移性或不可切除的复发性头颈鳞癌的临床研究

药物名称:E10A

药物介绍:重组人内皮抑素腺病毒注射液

用药方案:

>试验组:E10A+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

>对照组:帕博利珠单抗注射

基本入选条件:

1.年龄≥18岁,ECOG评分0-1分;
2.转移性或不可切除的复发性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患者;
3.肿瘤表达 PD-L1(综合阳性评分(CPS)≥20)(可盲测);
4.原发肿瘤位于口咽、口腔、下咽或喉。或原发不明的颈部淋巴结鳞状细胞癌,但 HPV 为阳性的患者;
4.有良好的器官功能,无合并严重疾病及感染;

研究所在地区:广东、广西、河北等,全国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