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卵巢癌?指南推荐的这类药物安全有效!|内含免费用药福利

导读:在妇科三大恶性肿瘤之中,卵巢癌的病死率位居首位,严重威胁女性的健康[1]。卵巢癌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生育、生殖内分泌等多种因素有关。虽然可以通过阴道超声与血清肿瘤标志物进行联合检查,但尚未找到早期发现卵巢癌的有效方法,临床确诊时多为晚期。手术联合化疗是卵巢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式。近年来,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PARP抑制剂应用于上皮性卵巢癌取得显著进展,有望提高卵巢癌生存率。

流行病学

卵巢癌的发病率仅次于子宫颈癌和子宫体癌列居第三位,但其病死率却为各类妇科肿瘤的首位。2022年国家癌症中心公布的全国癌症报告数据显示,我国卵巢癌发病率为8.47/10万,死亡率为4.40/10万[2]。卵巢恶性肿瘤中上皮性癌最为常见,占80%-90%,总的5年生存率为40%-50%,中、晚期的生存率约30%。卵巢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上皮性卵巢癌好发于50-70岁女性,中位诊断年龄为63岁。

主要病理分型

卵巢肿瘤中上皮性肿瘤最为常见,占90%以上。性索间质肿瘤占5%-6%,生殖细胞瘤占2%-3%。在上皮性卵巢癌中,高级别浆液性癌约占70%-80%,宫内膜样癌占10%,透明细胞癌占10%,黏液性癌占3%,低级别浆液性癌<5%。

高级别浆液性癌是卵巢癌、输卵管癌和腹膜癌最常见的类型。高级别浆液性癌的关键特征是明显的细胞异型性,伴突出的核分裂活性。

低级别浆液性癌的生物学行为与高级别浆液性癌不同,其生长缓慢、肿瘤呈惰性,且对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相对不敏感。

卵巢宫内膜样癌多为低级别,易被早期发现,并且对铂类化疗相对敏感。这些因素使其预后通常优于浆液性癌。卵巢宫内膜样癌和透明细胞癌都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和腺纤维瘤有关。

卵巢原发性黏液性癌少见,通常发生于单侧卵巢,年轻女性较常见,多数病例为早期,通常不引起腹膜假黏液瘤。其他卵巢黏液性肿瘤占所有卵巢肿瘤的10%-15%,包括良性黏液性囊腺瘤、黏液性交界性肿瘤和转移性肿瘤。累及双侧卵巢、侵及表面并且不局限于卵巢的黏液性肿瘤几乎都是转移性病变,通常来自胃肠道。

恶性Brenner肿瘤罕见,常发生在50岁以上的女性。

不同的组织学亚型,其免疫组织化学、分子生物学和预后也各不相同。高级别浆液性癌通常具有TP53BRCA突变。低级别浆液性癌经常携带KRASBRAF突变。不同组织学亚型常见的免疫组织化学表现和基因突变见下表。

表1. 常见卵巢癌病理类型及相关免疫组化及基因改变特点

主要治疗方案[1,3]

卵巢癌起病隐匿,约70%的患者确诊即为晚期。手术、化疗及靶向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式。
早期可手术切除者需行全面分期手术,术后根据病理进行分期和组织学分级,确定是否需要术后辅助化疗。
对于晚期患者,应综合患者一般状况、CT等所见首先评估能否实现满意减瘤术,如有可能满意减瘤,则先行手术,术后辅助化疗。如术前评估难以满意减瘤或不能耐受手术者,可先行新辅助化疗,通常化疗2-3周期后再次评价,能满意减瘤者行中间减瘤术,术后继续化疗,化疗共计6-8周期。化疗结束后评价获得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者,可考虑靶向药物维持治疗。
即使经手术联合化疗的初始治疗,大部分患者仍会出现复发。根据末次化疗至复发的时间间隔,将复发患者分为两类:铂敏感复发和铂耐药复发。铂敏感复发患者,如果评价肿瘤可满意切除者,可考虑再次减瘤术,术后辅以含铂为基础的二线化疗及靶向维持治疗。铂耐药复发者预后较差,缺少有效的治疗方法,这部分患者的化疗以非铂单药为主,可联合抗血管药物。
另外,根据基因检测结果可考虑PARP抑制剂、免疫治疗等。

患者招募


项目名称

一项评估IN10018 联合聚乙二醇脂质体多柔比星(PLD)对比安慰剂联合 PLD 治疗铂耐药复发卵巢癌的多中心、随机、双盲、II 期临床研究

入选标准

1、年龄≥18岁的女性受试者(注:以签署知情同意书时的年龄为准)。 

2、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上皮性卵巢癌、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且亚型为高级别浆液性癌(HGSC)。 

3、既往接受过含铂方案治疗,且在含铂方案治疗(至少4个周期)期间或末次铂类药物治疗后6个月(184个日历日)内发生疾病进展或复发。注:疾病进展或复发需有证据显示发生影像学或临床进展(如新发腹水或胸腔积液的细胞学报告),仅有CA125 增高不能作为疾病进展或复发的标准。原发性铂难治(定义为在首次含铂方案治疗期间或4 周内进展)受试者不能入组,但继发性铂难治受试者可入组研究且无至少4 个周期含铂治疗要求。 

4、允许总共最多5 线既往系统性治疗;诊断铂耐药复发后允许最多2 线既往系统性治疗。注:激素治疗(如它莫西芬)以及PARP 抑制剂和贝伐珠单抗的维持治疗不计入治疗线。其它特殊维持治疗方案,在研究者和申办方共同讨论后也可不计入治疗线。 

5、根据RECIST 1.1 标准,至少存在一个可测量的肿瘤病灶(由研究者评估)。注:对于既往接受过放疗的病灶,如被证实有明确进展,可被认为是可测量病灶。 

6、ECOG 体能评分为0~1。 

7、预期寿命至少3个月(由研究者评估)。 

8、在筛选期能获得受试者的新鲜肿瘤组织(新获取的)样本或存档肿瘤组织样本:首选收集最近一次进展或复发之后的新鲜肿瘤组织样本,如不能提供样本或足够数量的切片(请参考单独提供的实验室手册),须申办方和研究者共同讨论该受试者是否可以入组。 

排除标准

1、既往接受过FAK 抑制剂或既往接受过PLD 治疗。 

2、随机入组前3 年内罹患现有卵巢癌之外的其他部位或其他组织学类型肿瘤,除外可根治的肿瘤如宫颈/乳腺/前列腺原位癌和基底细胞癌等。 

3、已知存在活动性中枢神经系统(CNS)转移和/或癌性脑膜炎。

4、有临床症状的胸腔积液、心包积液或腹水,需要穿刺、引流者或随机前3 个月内接受过引流者,仅影像学显示少量积液但不伴有临床症状者除外。 

5、存在吸收不良综合征,或不能口服药物。 

6、存在严重胃肠道疾病,例如控制不佳的胃肠道炎性病变(活动期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或控制不佳的胃肠道出血。 存在肠梗阻的临床或影像学证据,或既往复发肠梗阻的病因未排除者。 

7、存在全身性治疗控制不佳的活动性感染。已知存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或活动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或丙型肝炎(HCV)感染。 

开展中心

北京市、湖南省、浙江省、天津市、辽宁省、河北省、山东省、陕西省、甘肃省、江苏省、湖北省、上海市、重庆市、河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海南省、福建省、安徽省、四川省